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对资本市场造假“零容忍”

  • 未知
  • |
  • 08月03日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注册制全面推行有助于让市场主体各自归位,明确并压实各自责任。

 

一、不断补齐制度短板

 

注册制改革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安排。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以推进注册制改革为抓手,在发行审核、承销定价、并购重组等方面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市场价值发现功能。

 

更加突出强调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义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是发行人和上市企业获取投资者信任的唯一选择。

 

压实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投资者的自然选择,倒逼券商等中介机构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和能力。

 

养成投资者的价值投资意识。通过加强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有利于投资者权益保护,区分专业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为融资企业筛选出风险匹配、具有价值投资属性、具备风险投资意识的战略投资者。

 

有利于监管部门抛开股票发行的行政审批思维,更专注强化监管执法。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不断补齐制度短板,加大对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商业信用不足,仍是当前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上市企业造假是资本市场最突出的违法违规问题之一。其中当然也有我国资本市场基础薄弱、企业商业信用积累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商业信用不会自然形成,需市场和行政约束不断提升。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中,应以更高要求和标准,加快推进资本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三、金融业有信心应对疫情冲击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根本性任务。一是前期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应对风险挑战留出回旋余地。二是疫情对金融业造成的风险冲击总体仍处在预期区间。三是金融业有信心应对疫情冲击,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应放在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当前首要任务是精准施策、全力做好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宏观层面,需更为精准地加大调控力度。中观层面,需更加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及薄弱环节。微观层面,需采取更加灵活、差异化措施手段。